学界北航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手册及李未院士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手册及李未院士介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手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二零一四年九月第 60 页1. 李未院士李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如今计算机科研的广阔天地之中,众多杰出人物有着卓越贡献,他们不懈探索,给该领域发展带来强劲动力,他们取得的成果推动了科技进步,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来结识几位计算机科研领域的精英。

李未院士的创新引领

李未院士在计算机科研界影响力非常大,他是国内最先提倡开展海量信息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人,他的提倡为国内该领域发展明确了方向,海量信息计算在大数据时代有着非凡意义,李院士的前瞻性提倡具备战略性眼光。他还曾经两次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他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工作,这使得我国计算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

赵沁平教授的多元成果

赵沁平教授长期投身于计算机科学领域,专注于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多年来承担了20多项国家科研任务,其中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等,2001年他获得了国际分布式计算和网络领域的“BCS/AT&T Prize”奖,这体现了国际科研界对他的高度认可 。2008年,获得了英国国家工程与物理科学基金会的战略性研究平台奖,2012年,荣获了“IEEE ISORC Kane Kim Prize”奖等 。

海外进修积累经验

1991年6月,赵教授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德国汉诺威大学,在那儿,他于计算机系统结构与操作系统研究所进修,进修一直持续到1992年3月,这段海外经历,让他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知识和技术,为他之后的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也使他拥有了国际化视野,回国后,他将所学运用到国内科研中。这进一步促进了国内计算机科研与国际接轨。

科研职务推动发展

自1996年起,赵沁平教授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专家,他还担任国家863计划“高效能计算机及应用服务环境”重大项目总体组组长等职务,这些职务使他在国家科研规划中发挥关键作用,也促使我国计算机科研项目朝着高效方向发展,还推动其朝着先进方向发展。

龙翔教授的研究拓展

2000年以后,龙翔教授将研究范围拓展到嵌入式系统设计以及信息安全领域,他主持了多个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他也参与了多个产品的研发工作,为这个领域的发展贡献了自身力量,他还兼任多个重要职务,比如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虚拟现实与数字媒体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等,发挥着科研指导和咨询的关键作用。

龙翔教授的项目成果

2003年,龙翔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项目,这个项目包含“面向信息对抗体仿真系统”和“大规模分布式虚拟逼真环境”,龙翔教授建立了分布式虚拟综合环境,这个环境能够支持全天候协同仿真训练应用,他的有关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教学领域,他收获了众多成果,举例来说,其教学模式研究荣获了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于科研领域,他也取得了诸多成果,例如测试系统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

这些杰出人物在计算机科研领域有着不同的表现,他们付出了努力,这种努力值得我们钦佩,他们取得了成就,这些成就值得我们学习。你最佩服他们当中的哪一位?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要是喜欢这篇文章也请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