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庆邮电到中科院,看计算机专家的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与社会任职
从重庆邮电到中科院,看计算机专家的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与社会任职
郑征,男,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可信智能软件、可靠机载软件、智能任务规划。
一个人的过去经历,常常反映出他的成长与所获成就。今天,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位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出众、身兼数职的社会人士。
大学本科深造
1996年9月,他踏入重庆邮电大学的校园,选择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本科学习的主攻方向。该校在通信和计算机领域颇具名气。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他系统学习了基础理论,并且热心参与了各类实践活动,这些经历为他未来的学术道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校园学术气息浓郁,为他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让他得以累积大量专业知识。
硕士研究生探索
自2000年9月起至2003年7月,他在重庆邮电大学深造,专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课程。在这三年的硕士学习里,他潜心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参与项目,积极应对专业难题。密集的学习和科研实践,极大地增强了他的科研及思维能力,为日后的博士阶段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博士阶段突破
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他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启了博士学习之旅。该所科研资源丰富,众多专家云集。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博士阶段,他的研究更加深入前沿,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他不断探索计算机领域的空白,并取得了众多创新性成果。最终,他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实现了学术生涯的一大步。
研究方向聚焦
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可信赖的智能软件、稳定可靠的飞机软件系统以及智能化的任务制定。在可信赖智能软件方面,重点在于确保软件能在各种环境中稳定运行,避免出现错误和故障。对于可靠飞机软件系统,目标是确保飞机等航空器的安全。至于智能化任务制定,则是运用计算机技术高效、科学地安排和规划任务。这些研究方向不仅实用性强,而且具有深远的意义。
社会任职丰富
他身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评审专家,参与了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此外,他还客串了IEEE on and的编辑,并担任了国际SCI期刊的副主编,在国际学术交流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止一次担任了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的共同主席,包括on - CCF B、Rim on等,为学术会议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支持。
行业影响力贡献
他曾是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包括IEEE Transactions系列,以及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如《计算机学报》和《软件学报》的审稿专家。他的审稿标准严格,评价专业,因此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在这些社会和学术活动中,他积极投身于年轻学者的培养工作,并努力推动计算机科技在国内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助力其发展进步。凭借广泛的经历、前沿的研究领域和多个社会角色,他在计算机界确立了显著的地位。
大家对哪方面的研究领域认为潜力巨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