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北航人

北航财字〔2015〕3号:依据多文件制定因公出国经费管理办法

北航财字〔2015〕3号:依据多文件制定因公出国经费管理办法

北航财字〔2015〕3号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加强预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外事工作的顺利开展

经费预算管控

各单位在办理出国任务时,必须严格遵守经费预算规定。教育资金和纵向科研资金,按照规定,不能超出预算或未设立预算就支出出国费用。比如,若用学校部门预算或“985工程”专项资金出国,必须严格遵守预算规定。此外,经费预算还需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审核未通过者,不得安排出访团队,确保经费使用的第一关得到严格控制。

在实际操作里,预算审查就像给资金戴上了一道“紧箍咒”。以某所学校为例,财务部门在审核出国经费预算时,会对每一项支出细节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不合理开支不被纳入预算,从而在源头确保资金合理使用,防止预算被滥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开支范围界定

出国经费的支出涵盖了国际旅行费用、跨城市交通费、住宿费等多个领域。日常开销包括市内交通、通讯等费用。比如,在国外乘坐出租车、购买办公用品等花费,都被算作日常开销。这些费用都有详细的规定和标准,不同国家的具体开支标准也有相应的详细描述。

知道费用界限,出国的朋友们心里就有底。比如,一位科研工作者去国外参会,他能明确住宿和饮食的费用大概多少,这样就能防止超支和浪费。此外,相关条例会及时告知他们标准,确保资金使用既规范又公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_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_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劝退

交通工具选择

出国人员需遵照规定挑选出行工具。不得搭乘民航包机或任何私人、企业及外国航空公司的包机。应优先考虑我国航空公司运营的国际航班。若因航班衔接等特殊情况不得不选择外国航空公司的航线,必须提前向单位的外事和财务部门申请,并取得批准。

该高校科研小组计划出国交流,起初打算乘坐外国航空,但需遵循规定,故向相关部门申请并获得批准后出行。这样做既保证了规定的切实执行,又满足了他们的出行需求。另外,在乘坐国际列车时,国内部分费用按照国内差旅标准来计算。

城市间交通规范

出国人员在规划国际旅行时,需将行程预先写入出国方案,并依照既定流程完成审批。若行程未在方案中体现或未经批准,则不得在异国城市间移动。旅行必须严格依照获准的行程进行,而城市间的交通费用则需凭正规发票如实报销。

若某位教师出国参与学术交流,原计划仅访问一地,若临时决定拓展行程至另一城市,便需依照规定流程进行审批,并取得相应票据,方可申请费用报销。如此规定有助于防止行程变动引发经费使用的无序状态。

住宿费用标准

出国人员的住宿有明确规定。省部级干部可以入住标准间,住宿费用将如实报销。对于参加国际会议等情形,应按照住宿费用标准来操作。若对方单位指定或推荐住宿,需严格筛选,并经询价后进行安排。若费用超出了标准,需提前提交说明,并提交给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处和财务处进行审批。

科研人员参加国际会议时,面对对方推荐的高价酒店,他首先查看了当地类似酒店的价格。随后,他与组织方进行了沟通,力求安排更为经济实惠的住宿。如果费用依然超标,他会按照规定提交相关说明,并申请审批,确保住宿费用符合标准。

经费报销审核

学校财务部门对出国经费进行严格审查。审查依据是上级主管单位或学校国际合作部门发放的“批准文件”,并依据既定的费用标准,对审查人员的资格、停留天数以及资金来源等细节进行核实。对于超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支出,不予报销。若对方承担了一部分接待费用,我国出国人员相应的费用将不再报销或领取。

审核过程中,若发现费用超支,财务部门将严格执行规定,拒绝支付超出预算的部分。例如,若某访问团住宿费用超出了既定标准,财务部门将依据规定拒绝报销超出的费用。此外,经费使用需与申请表上的内容相符,学校还将对经费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提升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那么,您觉得在执行这些经费管理规则时,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

更多内容